负责人:季一飞
职称职务: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博士/博士后,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八届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老年病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神经病学专委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及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委会委员。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基本情况:2008年7月,获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学位,系统深入地学习了神经系统疾病。曾于2006年7月-2007年1月,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08年7月-201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神经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在博士后期间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神经元发育与退行性病变的分子细胞遗传机制”的研究,发现了Rheb/mTOR影响星形胶质细胞GLT1的表达和功能。2012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70万)和四川省科技厅应用研究项目1项(10万)。
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涉及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敲除等研究及其在神经病学临床中的应用。
学术成就:1、已发表论文26篇,其中在SCI收录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4篇,总影响因子35.765,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6篇,其中英文文献被引用42次。并参与翻译《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2、负责或参与的课题:①2018年新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中Akt/mTOR通路参与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及GLT1的表达” ,项目编号:81870966,课题负责人;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GLT1表达调控对神经元修复的影响”,课题负责人。③承担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染色体9P21区域拷贝数变异与汉族缺血性卒中的关联研究”,为课题负责人。④承担南充市科技局课题“Rheb1活化mTOR通路调控脑缺血缺氧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生长及GLT1表达的作用和机制”;⑤承担市校合作课题“川东北地区脑卒中急救网络建设”,⑥承担川北医学院教改课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翻转课堂在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⑦参与973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神经元发育与退行性病变的分子细胞遗传机制”,第七主研。⑧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MPA受体在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第一主研。9.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新基因Chin1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第二主研。3、获奖情况:①被评为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②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三等奖2项,其中1项为负责人,1项排列第三。
专业特长:
我院神经内科单独成科于1989年,是医院的重点、特色专科,2012年被卫生厅评为医学甲级重点专科,2015年被评为医学乙级重点学科。神经内科是一个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川北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基地。同时,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也设于该科。
2017年6月搬入新大楼后,神经内科现有两层楼,有编制床位134张,开放床位134张,分为3个治疗单元。2017年收入6325万,全脑血管造影术110余例,支架植入10余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支架取栓术5例,动、静脉溶栓治疗40余例,门急诊量33800余人次,年收治患者3600余人次以上,患者来源于本市三区及周边县市,如西充县、蓬溪县、蓬安县、营山县、武胜县、阆中市、广安市、遂宁市、广元市等。该科共有医护技工作人员近60余名,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主任医师5名,副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5名。拥有博士学位者3人(其中1名为科室送出培养),另有在读博士1人,今年我科有5名医生报考博士研究生,有2名护士报考硕士研究生,科室现拥有硕士学位者12名,今年还有3名硕士签约我科。现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委会委员1人,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和委员各1人,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1人,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委会委员1人,省神经病学专委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1人,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专委会委员1人,省医学会神经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省医学会神经专委会委员1名,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委会委员1人,南充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同时还拥有一支反应迅速、技术娴熟、具有献身精神的护理队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大学本科以上者10余人,今年有2名护士报考硕士研究生,可全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该科设备先进,除共享医院CT、MRI、DSA、SPECT和经颅磁刺激器等各种一流的检查治疗设备外,科室还配备了先进的肌电/诱发电位仪、脑电图/地形图仪、视频脑电图、双通道多探头经颅多谱勒检查仪、高压氧舱等设备。科里设有重症监护室(NICU),拥有先进的进口呼吸机、心电监护仪、低温毯等设备。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能完成综合三甲医院除脑活检外所有必须项目,可开展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各种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癫痫、头痛、眩晕、脊髓病变、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各种肌肉疾病(肌炎、肌病、肌营养不良等)、锥体外系疾病以及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诊治,以及神经介入、高压氧及神经康复治疗。在神经介入方面,可开展全脑血管造影,经皮选择性、超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支架取栓术治疗等。该科即将建立神经遗传疾病分子诊断平台和开展缺血性脑卒中个体化治疗。
科室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或指导项目,确保科室技术水平的先进性,2018年我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郭富强教授签订为神经内科指导教授,主要指导我科重点学科建设、中国高级卒中中心的申报与建设,手术及疑难重症病人的诊治指导。我科还承担川北医学院部分专业的神经病学本科理论教学,川北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实习、见习任务;接受市内各基层医疗单位进修、学习,是四川省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四川省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培基地,是川北医学院和西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我科于2013年9月20-23日成功举办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参加人员达260余人。于2017年10月21-23日再次成功举办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新进展培训班”,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参加人员近300人。
科研氛围浓厚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大特点,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循证医学研究,血管内治疗研究,脑功能康复研究,目前,全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省医学会和市科技课题13项,参与3项临床药物试验。2018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年发表医学专业论文10余篇,累计SCI收录21篇。近年来科室参与并完成3项药物临床研究:百裕®银杏内酯注射液Ⅳ期临床试验、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 上市后临床安全性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医疗水平
特色技术
近年来,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开展了神经介入、心理治疗(和临床心理科合作)、高压氧及神经康复治疗。在神经介入方面,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术、经皮超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支架取栓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和神经外科合作)等。
专科主要病种
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主要病种排名前10位的为各种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各种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癫痫、头痛、眩晕、脊髓病变、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各种肌肉疾病(肌炎、肌病、肌营养不良等)。
学术影响
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拥有多名在国内神经病治疗领域的学术权威,其中现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委会委员1人,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和委员各1人,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1人,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委会委员1人,省神经病学专委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1人,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专委会委员1人,省医学会神经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省医学会神经专委会委员1名,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委会委员1人,南充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
科研教学
科研氛围浓厚是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大特点,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循证医学研究,血管内治疗研究,脑功能康复研究,目前,全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省医学会、市校合作及市科技局课题15项,年发表医学专业论文10余篇,累计SCI收录21篇。
近五年主要课题: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GLT1表达调控对神经元修复的影响”;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像学机制”; 2012年获四川省科技厅课题“染色体9p21区域拷贝数变异与汉族缺血性卒中的关联研究”,2012年获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利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ANRIL基因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2012年获四川省医学会课题“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的临床特征及规范化治疗策略的研究”,2013年获四川省医学会课题“ 9p21区域MTA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汉族缺血性卒中的关联研究”,2015年获四川省科技厅课题“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6(Elol6)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分析及机制初步研究”,2016年获南充市科技局课题“Rheb1活化mTOR通路调控脑缺血缺氧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生长及GLT1表达的作用和机制”;2017年获南充市市校合作课题“川东北地区脑卒中急救网络建设”;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中Akt/mTOR通路参与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及GLT1的表达”,2018年获南充市市校合作课题“PON基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HMGCS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近五年合作项目:(1)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和防治项目。(2)中国-默沙东社区慢病防治项目。
近五年主要获奖: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三等奖2项
近五年承办/协办学术会议: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培训班”(2013年),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脑血管疾病诊治新进展、南充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会议暨卒中中心建设培训会”(2018年)。
近五年培养学生:本科生实习300余人,进修医师40余人。
教学工作:承担川北医学院部分专业的神经病学理论教学,川北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实习、见习任务;主要接受市内各基层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医师。具有四川省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资格。是川北医学院和西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开展临床试验:在机构的统一监督和管理下,神经内科已完成IV期临床试验3项。